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当 Akira 与 Ryuk 等勒索软件在全球频繁现身,导致多家机构运作停摆,网络安全领域的常规应对策略变得不再足够。加强防火墙、使用更激进的自动响应机制、全面封锁系统——这些做法虽然是本能反应,但未必是最优解。
ManageEngine 的技术负责人 Romanus Prabhu Raymond 提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:如果公司客户强烈要求主动遏制功能,那么在医院或银行系统中自动隔离一台被怀疑的设备,可能会引发比攻击本身更为严重的后果。因此,2025 年的关键挑战之一,就是如何在迅速应对威胁的同时,避免造成意想不到的破坏。
在阿姆斯特丹网络安全博览会前夕的一场专访中,Raymond 谈到了领先企业在摆脱传统安全与隐私对立思维上的做法,并深入解释了为何将信任原则融入技术设计,能够真正扭转现有的企业安全局面。

行业走向转折点

如今网络安全面临的压力,远非技术手段能够轻松解决。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频发、监管政策持续更新,以及 AI 在安全领域中的快速应用,促使组织必须思考:如何平衡创新与责任、隐私与防护、自动化和人工干预之间的关系?

伦理:新安全范式的核心

Raymond 提出,现代网络防护的意义不单是防御系统被入侵。
“真正的伦理网络安全,是在保护数据的同时,保障每一名用户、每一个组织和整个社会的权益不受侵犯。”
在云服务主导的 2025 年,安全不再是企业吸引客户的亮点,而是基本要求。企业竞争力真正体现在它们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伦理地处理数据,以及如何负责任地开展安全防御。
为了帮助理解,Raymond 用了一个生活中的比喻:社区安装监控是为保障公共安全,但摄像头不能对准住户窗户,否则就违背了初衷。网络安全同样需要在保护系统与尊重个人空间之间取得平衡。
ManageEngine 在产品开发周期的早期阶段,就将公平性、透明度和问责机制植入其中。这种“以伦理为设计”的理念在数据层面体现得尤为明显——公司既不分析也不出售客户的任何数据,始终坚定地维护“数据为客户所有”的原则。

创新与风险的双向拉扯

追求技术进步,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。组织若一味推动新功能,却忽略安全,就容易遭遇数据暴露与合规风险;而若过于畏惧风险,只专注加固旧系统,可能错失市场先机。
“信任优先”的开发框架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。通过将责任意识融入每一个构建步骤,企业可以在保持快速演进的同时,不偏离道德与合规轨道。例如,当部署终端安全代理时,公司优先确保其功能设计符合现有标准,同时也能灵活应对未来风险。
这种开发哲学也反映在 ManageEngine 的全球运营策略中。公司在各国设立数据中心,并严格遵从当地的隐私与法规标准。此外,所有团队成员——无论是程序员还是客服工程师——都接受数据完整性的专门培训。这样的“跨本地化”策略强化了区域信任,也提升了服务响应效率。

自动化与人类判断的结合点

随着 AI 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角色不断升级,如何确保技术决策既准确又合规,成为新课题。Raymond 表示,AI 正从“协助者”跃升为“决策者”,这使得透明性与问责性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。
他介绍了公司内部的 SHE AI 三原则
  1. Secure AI:构建具备抗干扰能力的系统,避免被恶意操纵或误用;
  1. Human AI:保留人类判断在关键时刻的作用,即便 AI 发现终端行为异常,也需人工核查后再执行下一步操作;
  1. Ethical AI:强调逻辑可追溯性。每一个警报都必须附带说明,诸如“终端因无法登录且尝试访问多个设备,被认为存在风险”,从而让使用者明白系统为何做出判断。

安全监控与隐私界限

组织在加强监控的同时,必须提防滑向过度监视的边缘。虽然全面的安全监控有助于早期识别威胁,但无差别地追踪员工活动,反而可能破坏内部信任。
为避免这种情况,ManageEngine 实施了四大核心实践:最小化数据采集、以明确目的为导向的分析、匿名化数据处理,以及清晰的数据治理机制。公司只保留必须用于防护的资料,所有分析行为都经过预先设定的用途审核,匿名数据用于趋势识别后即销毁,同时对访问权限和保留期限作出严格限定。
事实证明,当安全措施建立在透明与责任之上,隐私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。

数字伦理的引领角色

Raymond 认为,技术供应商的角色已不局限于提供工具,而是成为伦理与合规的推动者。ManageEngine 通过公开立场、行业倡导以及在产品中内置 ISO 27000 和 GDPR 等标准,为安全行业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模板。
在展望未来时,他指出两大潜在伦理风险:
  • 自主安全系统 失控带来的问责难题;
  • 量子计算威胁 对加密体系的冲击,可能彻底颠覆当前通信安全机制。
与此同时,生物识别技术的普及也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数据使用权争议,必须在技术落地前进行伦理评估。

组织落地伦理的三步建议

如欲将伦理理念转化为网络安全的实际操作,Raymond 提出了三个关键路径:
  1. 在企业最高决策层面确立网络安全伦理指导原则;
  1. 选择合作伙伴时,将供应商的隐私立场纳入核心判断标准;
  1. 全员培训与制度建设双管齐下,确保技术策略背后的理念被深刻理解。
在日益复杂的数字环境中,真正能赢得长期竞争力的,是那些在创新中坚持伦理,用信任支撑技术发展的企业。
AI暗藏隐私危机!全新CAMIA攻击让模型“记住”你的私人数据,安全红灯已亮🚨三星发布TRUEBench:首个企业AI“生产力”评价标准,一举突破传统评测瓶颈!
Loading...